首页/研究动态 / 论文发表

2015年教育管理学院教师论文发表

王熙 试论作为“国家工程”的价值观教育

王熙 国际教育的全球化陷阱

王熙 西方价值教育的四种取向

程凤春 从基础教育的未来走向看教师的职业素养

赵树贤 如何实施教师实践性知识的校本管理?——以北京顺义三中的实践经验为例

楚江亭 问题与反思:区域教育发展规划制定与实施

楚江亭 风险社会视野中大学生自杀意念问题研究

楚江亭 认知“镜像”与教育管理——拉康镜像理论解读及启示

向蓓莉 教育研究共同体:我的比较教育学价值判断与人生

向蓓莉 教育研究共同体与大学精神

向蓓莉 行动研究:脉络、结盟与改进——记2010年台湾行动研究之旅

余凯 从“何以领导”到“为何领导”:新世纪以来西方教育领导理论研究的转向

余凯 网络时代中小学校长的社交媒体素养

余凯 海斯:探索“挣脱牢笼的领导力”

余凯 学校的组织学习与知识管理循环理论:道克尔《知识管理:理论与实践》读后记

张新平 对义务教育优质学校及其建设路径的几点思考

张新平 重思案例教学的知识观、师生观与教学观

张新平 从校长喊“忙”说到校长的办学自主权

张新平 中小学校长:从问题解决者转向欣赏型领导者

张新平 义务教育优质学校办学标准:目的与维度

张新平 优质学校的内涵重思与新路径选择

张新平 标准化建设能否拯救乡村学校

张新平 追寻教育理想 展现理性思考——满建宇校长《心灵的救赎》评介

张新平 序:从问题诊断解决者转向欣赏型管理领导者

楚红丽 学校教育评价的困境与出路:工具的价值与价值的工具

毛亚庆 推进教育“管办评”分离必须调整的三个方面

毛亚庆 新常态下的校长教育观系列一:新常态下的教育立场:从“观物” 到“观人” 

毛亚庆 新常态下的校长教育观系列二:新常态下的教育质量观:外在走向内涵 

毛亚庆 新常态下的校长教育观系列三:新常态下的教育质量观:从物本到人本

毛亚庆 新常态下的校长教育观系列四:新常态下校长的新学校观:从旧“三观”到新“三观”

毛亚庆 寄宿对学生社会情感能力发展的实证研究:基于11省市的实证数据

毛亚庆 “管办评”分离应处理好三个关系

沈立 儿童食育教室的设计理念与功能

苏君阳 学生参与对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的伦理意义 

苏君阳 论课堂教学中学生话语参与的内涵及其实现途径——基于哈贝马斯交往理性的视域

苏君阳 走向现代教育治理的教育管理权力重构

苏君阳 交往理性视域下学生课堂参与的内涵及其实现途径

苏君阳 非正式教育制度与正式教育制度的冲突——基于我国当前教育改革实践的思考

苏君阳 “四全理念”:学校德育工作新思路    

苏君阳 做好管理者与专业无关

苏君阳 关注决策与执行的细节

苏君阳 校长的魅力来自领导力 

于洪霞 生命周期偏误、终身收入与中国教育收益率的估计

于洪霞 生命周期中教育收益率变动轨迹分析

张东娇 “逻辑难自洽”  “概念不操作”  “说做两张皮”  学校文化建设三大问题及其解决策略

张东娇 论学校文化与校长领导力

张东娇 学校文化示范校建设指标体系学理解读与评估应用

张东娇 我们的教育哲学老师

张东娇 学校变革压力、机制与能力建设策略

张东娇 坚持简单  应对复杂

赵德成 把脉中小学绩效考核:绩效管理的视角

赵德成 用数据说话:提高学校诊断的科学性与有用性

朱志勇 香港地区教育博士项目制度改革的动因及其历程

朱志勇 择校是否会影响学生的个人成长:基于同伴视角的个案研究

朱志勇 “离开象牙塔”:弹性学制下研究生提前毕业个案研究

朱志勇 教师“自我研究”的何为与何能:兼评《教师的自我研究》

朱志勇 远程教育教师角色认同理论及研究综述

蔡永红 教师薪酬满意及其对教师绩效的影响

蔡永红 小学教师教学专长的构成研究

蔡永红 从美国教师流动激励政策看我国城市薄弱学校的改进

余凯 Motivation and Engagement in the United States, Canada, United Kingdom, Australia, and China: Testing a Multi-Dimensional Framework

张新平 School Principals: Problem Solvers & Appreciative Leaders

朱志勇 Role-Playing and Role Interaction: A Case Study of Teachers' Roles at ZG Open University in China

朱志勇 Series Editor: Emerging Perspectives on Education in China